整理两三事
整理就像一场游戏,闪烁着“智慧”的光
收纳就像一门艺术,蕴藏着“生活”中的美
大人常常提到“断舍离”
其实对于幼儿园孩子而言
整理、收纳也是一门学问哦!
做好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
生长之力无处不在……
故事从这里开始
区域活动中,小朋友在游戏结束时总是将材料随便收纳,柜子里总是乱糟糟的,经常听见小朋友喊:“老师,积木找不到了”、“这个放在哪里……”
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,帮助孩子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,是幼小衔接工作重要的一部分。所以通过开展“整理两三事”主题活动,幼儿能够发现整理的乐趣,感受到整理带给生活的便利,让好习惯陪伴终身。
整理知多少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: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、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而整理能力是生活自理能力中的一部分,也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关于整理,孩子们知道多少呢?就这样开启了一场关于“整理”的调查。
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,整理收拾玩具物品是必须要面临的“难题”。经过观察幼儿以及和家长交流了解,发现幼儿在收纳整理方面存在以下几种情况:
1.依赖成人——家长、老师。
2.不会分类收纳、整理。
3.不知道收纳的位置。
4.整理方法掌握不足。
孩子们走出家门,来到超市、菜市场等地方,知道了货架上要进行货物分类,然后再按类摆放,这样不仅物品看起来整洁、美观,取放物品的时候也一目了然,更加方便了。
孩子们找到新的整理办法:像超市阿姨们一样,把物品分类摆放。孩子们把观察到的办法立刻记录下来,准备行动!
孩子们有了整理的意识,玩好玩具之后知道分类收纳,然而,问题又来了,收纳之后,大家争抢着把玩具送回家,谁也不让谁。
孩子们已经有了分类整理的行动,每个人都想尝试,成为班级的小主人,如何让每位幼儿都体验到收纳的乐趣,我们把班级收纳延伸到了家庭收纳。
整理那些事
此次关于整理的活动,来源于孩子们日常现状及困惑,收拾整理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动作协调发展的过程,也是责任心、耐心、细心等良好品质的形成过程。可喜的是,在这次活动中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,体验到了成就感和愉悦感,获得的不仅有技巧和方法,还有认真做事、细致的态度。
通过交流讨论,得出了整理的方法之后,小朋友们化身为老师的小帮手,成为班级小主人,开始整理大行动。
一日生活皆课程。孩子们在自我服务、为他人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,不仅能完成各种整理活动,也更加懂得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则和秩序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起行动起来,将“整理”进行到底吧!
用户登录